当印度码农在孟买机场抱着笔记本电脑狂奔,当赴美航班经济舱被炒到比商务舱还贵鼎配配资,当微软、亚马逊连夜发邮件让 H-1B 员工 "千万别出美国"—— 这场比宝莱坞剧本还魔幻的 "逃难戏",背后是特朗普政府一声令下的 10 万美元 H-1B 签证费。
Source: Bloomberg
与此同时。同一天特朗普还宣布了一项名为“黄金卡”的行政令, 个人缴纳100万美元 ,或者由企业赞助缴纳200万美元,就能加速审批签证,得到永久居留身份。
可以说,这算盘珠子都蹦脸上了。
01
24小时“速度与激情”
9 月 19 日,特朗普突然签署一则公告,瞬间在全球科技圈投下一颗炸弹:企业若想为 H-1B 签证申请人担保,必须缴纳 10 万美元费用,否则申请人不得入境美国。
展开剩余92%可能有人不懂 H-1B 签证的分量 —— 它可是美国科技公司的大动脉。作为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非移民签证,IT 工程师、医药研究员、工程设计师等外籍从业者,想要合法在美国工作,几乎离不开它。过去十几年,硅谷能成为全球科技中心,靠的就是无数拿着 H-1B 签证的外籍人才,亚马逊靠它招了 1 万多名技术骨干,谷歌、Meta 的核心研发团队里,三成以上都是 H-1B 持有者。
Source: 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
此前H-1B签证申请只需要交个几千美元,对大厂来说只是 “毛毛雨”,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。但申请费一下子提高到10万美元,相当于直接给企业的招聘预算砍了一刀。美国公司一下子可难以给新人承担这么高的成本了,不能说挥刀砍向大动脉吧,也算是动脉里硬塞了个大血栓。
更要命的是,这则新规的生效时间定在美东时间 9 月 21 日 00:01—— 留给所有人的反应时间,只有不到 24 小时。
于是就有了开头的混乱:新加坡樟宜机场的码农蹲在地上刷机票,印度德里机场有人为了抢靠窗座位差点吵架,中国香港机场的工程师抱着电脑在登机口改代码 —— 他们怕的不是延误,是错过入境窗口,丢了在美国的工作。
直到所有人都在飞机上坐立难安时,白宫才慢悠悠出来 “澄清”:“哎呀,新费用只针对下一轮 H-1B 抽签,现有签证持有者和续签不受影响。”
可这话谁信?有位亚马逊工程师苦笑:“就算知道是乌龙,我也得回去。万一明天政策又变了。”
真是一招行政令,千军万马来相见!
02
印度首次“硬刚”
面对美国突然甩出的 10 万美元 H-1B 新费用,印度终于不再 "忍气吞声"。
周六,印度外交部罕见发表声明,直接点出这一政策的 "致命伤":"新费用可能带来人道主义后果,受影响的印度家庭将面临严重干扰。" 话里话外都在说:你涨的不是签证费,是断了印度人在美国扎根的路。
根据官方数据统计,去年美国获批的 H-1B 签证里,71% 都给了印度人,相当于每 10 个外籍技术人才里,就有 7 个印度兄弟。
这些人里,有在硅谷敲代码的工程师,有在华尔街做数据分析的专家,还有刚毕业想靠工作回本的留学生。
印度外交部没明说的是,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计:有工程师在社交平台晒出全家的美国房贷合同,吐槽 "要是被调回印度,月薪砍半,房贷都还不起";有留学生妈妈发愁 "孩子刚在美国上幼儿园,现在要搬回印度,连语言环境都要重新适应"。
于是新德里急着让美国 "妥善处理",本质上是怕这些家庭的困境鼎配配资,变成印度国内的 "民生难题"。
03
外包公司喊话美国
比印度外交部更急的,是印度 2830 亿美元 IT 外包产业的 "扛把子"—— 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(NASSCOM)。周六,这个代表塔塔咨询、印福瑟斯等巨头的机构直接 "开炮":"一天的政策缓冲期,简直是给企业和人才出难题!"
塔塔咨询服务公司(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,简称 TCS),也是印度最大的IT服务公司,今年已宣布将裁减超过1.2万个中高层管理职位,约占公司总人力的2%。
Source: 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
作为 H-1B 签证的最大受益国,印度每年有 71% 的获批名额流向本土工程师,而 TCS 作为印度最大的 IT 服务公司、H-1B 签证第二大雇主(去年获批 5505 份),几乎成了政策冲击的 “直接靶心”。
“我们正致力于成为面向未来的企业,不得不解雇无法部署的员工。”TCS 在官方声明中的措辞冷静,却掩盖不住背后的焦虑。
截至 2025 年,TCS 全球员工超 61 万人,此次裁员 1.2 万,且集中在中高层,这是它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 “大规模优化”。更残酷的是,这不是孤立事件 —— 今年 4-6 月,印度六大 IT 公司新招聘人数仅 3847 人,较上一季度锐减 72%;去年全年,印度 IT 业已有 5 万人失业,曾经的 “就业蓄水池”,如今成了 “裁员重灾区”。
TCS 的裁员,本质上是印度 IT 业 “旧模式崩塌” 的缩影。过去 30 年,印度靠 “低成本人力 + 外包服务” 崛起,TCS、Infosys 等公司承接欧美企业的代码编写、系统维护等基础业务,用庞大的员工规模摊薄成本 —— 巅峰时期,TCS 每年能吸纳 15 万应届毕业生,撑起印度白领中产阶级的半壁江山。但现在,两条路同时被堵死:
更要命的是美国境内的在岸项目。
印度外包公司承接了美国科技行业近 40% 的基础业务,小到 APP 测试,大到银行系统维护,都靠 H-1B 员工撑着。现在政策突变,员工可能被挡在境外,项目随时可能 "停摆"。
04
AI 取代了 “人力堆出来的价值”
当印度码农还在为10万刀签证费发愁时,美国又给H-1B加了道“隐形门槛”——按薪资分级筛选。本以为手握硕士文凭能稳赢,可印度留学生们翻完薪资标准才发现:自己成了最尴尬的“夹心层”。
H-1B规则不再是随机抽签,而是按薪资把申请人分成四个等级,薪资越高,获批优先级越高。可落到印度留学生身上,却成了“精准打击”。
要知道,印度留美学生里,90%以上都是硕士生,读的多是计算机、工程这类“热门专业”,本以为毕业能靠学历敲开H-1B大门,结果薪资分级一出来,直接傻了眼。美国劳工部给的薪资标准里,第三级(对应有2-5年经验的专业人才)年薪中位数要6.5万美元起,第四级(资深人才)更是要8万美元以上。可印度硕士生刚毕业,没工作经验,美国公司给的起薪大多在5-6万美元,刚好卡在“及格线”以下,连第三级的边都摸不到。
美国AI产业越来越成熟,基础编码、数据处理这些以前靠硕士生干的活,现在AI半天就能搞定,美国公司对“刚毕业硕士生”的需求本就在减少,再加上薪资分级的“门槛”,印度硕士生留美的路,可能只会越走越窄。
像塔塔咨询服务公司(TCS)这样的企业,依赖廉价的技术劳动力,为全球客户以低成本开发软体
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,2023 年美国科技行业有近 100 万个岗位空缺,其中 AI、云计算等领域的缺口率高达 35%。本土工程师要么嫌 "基础岗位工资低" 不愿干,要么 "技能跟不上新兴领域",最后还是得靠 H-1B 人才补位。
有亚马逊高管私下吐槽:"我们去年裁了 1.8 万人,但 H-1B 员工只裁了 5%,因为没人能替代他们做跨境项目对接。"
“人工智能正在摧毁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模式。”HFS Research 首席执行官 Phil Fersht 的判断,戳中了印度 IT 业的痛点。以前需要 10 人团队做 3 个月的代码开发,现在用 AI 编程工具 1 人 1 周就能完成;以前靠人工处理的数据分析,现在自动化系统能实时生成报告。格兰富通印度经济学家里希・沙阿指出:“企业正在重新评估人力结构,只留下能与 AI 互补的岗位,那些只会重复劳动的中高层,自然会被淘汰。”
根据测算,印度到 2026 年需要 100 万 AI 人才,但目前具备 AI 技能的 IT 从业者不足 20%。
TCS 虽然启动了 “员工再培训计划”,但对那些 40 岁以上、只会传统开发的中层管理者来说,转型早已来不及。
人力资源公司 TeamLease Digital 执行长妮蒂・夏尔玛透露:“现在 IT 公司只留‘能干活的基层’和‘懂 AI 的高层’,中间的管理者成了最尴尬的群体。”
根据一项评估,去年该产业约有5万人失业。印度前六大IT服务公司在员工人数净增加方面也下滑了72%。
美国是印度 IT 公司的 “收入粮仓”,贡献了 50% 以上的营收。
特朗普政府最近还对印度征收惩罚性关税 —— 尽管关税主要针对实体商品,却间接导致美国企业暂停非必要 IT 支出。杰富瑞投资银行的报告指出:“美国客户不仅砍预算,还要求 IT 服务商降价 20%-30%,人力密集型的印度公司根本扛不住。”
TCS 的裁员,不止是 1.2 万人失业那么简单,它正在动摇印度经济的 “根基”。
印度班加罗尔
过去 20 年,印度 IT 业孕育了数千万白领中产阶级 —— 他们拿着月薪 2-5 万美元,在班加罗尔、海得拉巴买公寓、开豪车,带动了房地产、汽车、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发展,些都曾是印度IT繁荣的中心。
但现在,这一切正在逆转。
几个月前,创业家、发动机科技公司“阿托姆贝格”(Atomberg)的创办人阿林丹·保罗(Arindam Paul)在领客(LinkedIn)上警告,AI对印度中产阶级的潜在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。
保罗写道:“目前存在的白领工作中,几乎有40%至50%可能会消失。这将意味着中产阶级与消费故事的终结。”
05
10万刀背后的 "大算盘" !
特朗普政府敢收 10 万刀天价签证费,看似 "捞钱",实则如下:
第一重是 "讨好本土选民"。美国本土工程师对印度外包的怨气早就满了 ——2023 年科技行业裁员 20 万人,印度外包公司却靠 "低价抢单" 活得滋润,本土员工觉得 "饭碗被抢"。涨费能让选民觉得 "政府在保护我们的工作",为特朗普争取支持。
第二重是 "筛选高价值人才"。以前 H-1B 被印度外包公司 "玩坏",大量月薪 5 万的基础岗位占了名额,现在 10 万刀门槛一立,只有能给企业创造高价值的人才(比如年薪 20 万的 AI 工程师),企业才愿意花钱申请,相当于 "过滤掉廉价劳动力"。
第三重是 "掌控产业链"。印度外包公司掌控了美国科技行业的大量基础业务,一旦印度团队出问题,美国公司可能 "停摆"。涨费能倒逼美国公司把业务转回本土,或转移到墨西哥、菲律宾等 "更听话" 的国家,减少对印度的依赖。
06
别陷 H-1B 内卷;
"身份安全感" 才是王道!
看着美国 H-1B 政策反复横跳、印度码农陷入 "双面绞杀",对计划留美或正在美国求学的留学生来说,与其盯着 "不确定的签证",不如早做打算 ——别把所有赌注压在 H-1B 抽签上,优先规划绿卡路径,才是避开政策风险、跳出内卷的关键!早办绿卡,彻底摆脱 "签证依赖",无论是换工作、创业,还是应对政策变动,都有足够的缓冲空间。
更何况,当下美国 AI 领域竞争激烈,华裔人才本就是 "中坚力量",美国人戏称的当下是 "我们的中国人和中国的中国人的竞争",对留学生而言,"身份安全感" 就是职业竞争中最核心的抗风险筹码 —— 早办绿卡,才能在全球人才博弈中,真正掌握自己的职业主动权!
自2022年3月EB-5新法实施以来,为全球投资者开启了一扇全新且极具吸引力的绿卡“快车道”!时至今日,EB-5新法下的乡村项目仍处于无公告排期双递交!快速绿卡、快速还款(即便是未来最低投资期政策产生变化)的“三大红利”窗口期,在当下的环境中鼎配配资,这无疑是留美家庭需要抓住的黄金机遇!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